初级会计职称 初级管理会计师 初级税务管理师 初级智能财务师
初级会计职称 初级会计题库 初级会计指南 初级会计方案 初级会计试听 初级会计直播 初级管理会计师 初级税务管理师 初级智能财务师 中级会计职称 中级管理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 外贸会计师 会计实操 财税实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务会计 > 会计信息化智能财务 >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会计信息化


编者按

会计信息化之于企业管理的价值只有在历史回顾中才能突显出来。刘勤教授和杨寅副教授的这篇《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会计信息化—回顾与展望》的学术文章,用“思维映射”理论框架(实践维、政策维、知识维和时间维)回顾、论述了中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得出这样一个

结论:

会计信息化开启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先河,推动了以ERP、CAD/CAM、CRM、SCM等多种企业应用软件的不断应用和扩展升级;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会计信息化再度引领企业走向全面数字化,在企业迭代升级的过程中再当大任,进一步推动企业的智能化管理水平;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深入应用推动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水平,也改变了传统会计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对企业管理的深度剖析和及时决策带来了巨大价值。

作者:
刘勤,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智能财务师FAI项目总顾问,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副院长、教授

杨寅,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智能财务师FAI项目专家,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上海财经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副教授

引言

自1979年财政部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启动会计电算化试点工作以来(刘玉廷,2009),我国会计信息化经历了40年的发展历程,这40年也恰逢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会计管理从电算化到信息化(狭义),再到目前方兴未艾的智能化,这是我国广义会计信息化(包含会计电算化、狭义会计信息化和会计智能化,以下统一简称为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会计行业不断转变思想、创新管理、再造组织、培养人才、探索新技术应用,以服务财政中心工作、服务中国经济发展的辉煌历程(杨纪琬,1985;王景新,1994;刘勤和杨寅,2018)。

我国的会计信息化之路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的会计工作主要关注会计核算制度的恢复。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由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昂贵,处理技术相对落后,我国计算机应用处于起步阶段,会计电算化还没有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开始大量应用微型计算机,解决了传统计算机使用不便和价格昂贵的问题,企业掀起了在会计领域应用计算机的热潮,由于企业对会计工作具有不同要求,会计软件多以定点化开发为主。改革开放深化了我国经济体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处理会计工作。随着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不断深入开展,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规范要求越来越高,1988年开始,财政部陆续颁布了会计软件商品化的管理制度,我国会计软件进入商品化阶段。经济高速发展,证券、期货、金融、保险等衍生工具的出现,使我国一些企业逐步演变成为集生产经营、投融资和资本运作为一体的集团企业。1998年,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举办的“向ERP进军”发布会,拉开了我国会计核算软件向管理软件转型的序幕。随着互联网进入我国,会计工作远程处理和会计报告实时呈现为网络财务提供了新的契机(吴东辉,1998)。

进入21世纪,我国积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企业集团业务规模不断扩张。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财务管理出现了效率低下、成本上升、管控难度增加等问题。基于此,2005年开始,以中兴通讯为代表的大型集团企业开始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张瑞君等,2010;何瑛和周访,2013)。经济一体化使全球经济规则、技术规则趋同,会计信息化标准成为企业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关键技术(应唯等,2013),2008年XBRL中国地区组织成立,我国会计信息化进入了标准化阶段。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要求企业具有经营管理敏捷性和信息决策实时性,现代企业以数据驱动来带动业务发展,需要从大数据环境下获取决策信息。企业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化地处理会计工作,挖掘数据背后隐含的秘密,让数据通过洞察变成信息和知识,辅助管理决策。2016年德勤和Kira Systems联手宣布将人工智能引入会计、税务、审计等工作中,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会计智能化阶段。

新技术正以风卷残云之势改变着传统会计的流程、组织和方法,甚至战略思维(刘勤等,2014)。新技术利用高速、准确、智能等特点,帮助会计人员实时、精准、安全地收集经济数据,快速、精细、高效地对会计信息进行存储和处理,方便、智能、人性化地为管理者展示所需的财务信息,帮助组织降低会计工作成本、提高效率、提升质量,加强风险管控、支撑财务转型和支持组织快速发展。现代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会计发展的诸多难题,不断助推会计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尽管会计信息化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企业自身需要和现代技术推动,但若没有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指导、高校和学术机构的人才供给和智力支持、中介机构的咨询服务、软件厂商的产品研发,会计信息化发展定会成为无源之水,也不可能获得如此卓著的成绩。会计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发展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多样性和动态性的特点,科学地回顾和展望它的发展历程必须从多维度视角去观察。

研究理论模型

1、霍尔三维结构模型
霍尔三维结构模型又称霍尔的系统工程,是一种由美国系统工程专家霍尔提出的系统工程方法论。霍尔三维结构由知识维、逻辑维和时间维组成(Hall,1969)。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结合我国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本文对该模型进行了两个方面的修改:第一,我们用实践维替代逻辑维,原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的逻辑维是每一个时间阶段内所经历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这个内容应该遵循的严谨思维过程,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体现在产品及其应用;第二,我们在原有的结构模型基础之上增加了政策维,国家政策规范并引导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2、“四维映射”理论框架
本文运用霍尔三维结构模型建立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的理论模型,尝试扩展并构建“四维映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时间维上,将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划分为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和会计智能化三个阶段,具有显著的时间序列特征;政策维上,通过标记政府和行业协会颁布的系列政策,体现政策在引导会计信息化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知识维上,将其划分为人才体系、理论体系、信息技术等内容,以体现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知识要素的发展;实践维上,表现每个阶段所经历的市场,以及相对应的产品及其应用的发展。

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应以时间维度为主线,政策维度、知识维度与实践维度紧密联系、相互依存:首先,不论是会计还是信息化都需要政府、行业、协会等部门颁布相关政策予以规范和引领;其次,理论体系是学科发展基础,借助会计理论和信息化理论,会计信息化也将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指导会计工作的实践和应用;再次,在政策的指导下,结合理论体系,借助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语言等工具开发具有时代特点的会计信息化产品,以处理企业不同时期的各种会计工作。最后,会计信息化需要会计和信息化复合型人才,以应对会计事业发展的需求。

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的四维结构分析

1、时间维度

我国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经历了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狭义)和会计智能化(唐清亮,1986;刘勤和杨寅,2018),三个阶段的详细划分与阶段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时间维度的划分及阶段内容

阶段名称
阶段内容及时间
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实验探索阶段1979-1981
会计电算化定点化软件阶段1982-1987

会计电算化商品化软件阶段1988-1997

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产生阶段(ERP)1998-1999
会计信息化初步应用阶段(网络财务)1999-2004

会计信息化推进与发展(会计信息化标准和财务共享)2005-2015

会计智能化
会计智能化初步阶段(局部智能化)2016-至今

我国会计信息化是以1979年财政部资助500万给长春一汽对会计核算进行试点开始的。1981年,会计电算化概念首次在“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研讨会”中提出,我国进入了会计电算化的探索阶段。随后几年,广州、上海、北京等地的企业开始定点化开发会计软件产品,直到1988年,“首届会计电算化学术研讨会”讨论了会计软件的商品化,财政部也在1989年颁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明确了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基本要求。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分会在1998年召开了“向ERP进军”发布会,改变了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功能以会计核算为主的局面,管理型软件开始受到企业的关注。与此同时,会计信息化概念首次在深圳市财政局和金蝶公司联合举办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成熟,2000年用友和金蝶分别推出了自己的网络会计软件服务,我国也开始进入网络财务阶段(李端生和续慧泓,2004)。经济全球化使规则、流程、制度进一步趋同,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05年召开XBRL在中国应用与发展研讨会,拉开了中国会计信息化标准的序幕。经济全球化也使企业面临着成本上升、创新不足、风险管控难度大的困境,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共享服务应运而生(Fahy,2005)。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触发了新的应用场景(杜传忠等,2018)。德勤和Kira Systems2016年宣布将人工智能引入会计、税务、审计等工作中,随后以四大为代表的会计师事务所和以金蝶、用友、元年为代表的软件厂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财务机器人方案。

2、政策维度

会计信息化发展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的指导和大力支持,本文将有关政策演变划分为五个阶段以描述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的政策维度,如表2所示(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2009;刘梅玲和杨周南,2016)。

表2 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政策维度的划分

政策指导方式
政策指导时间
政府投资引导
1979-1980
任由企业自由发展
1981-1987
利用行政手段控制
1988-2000
在WTO规范下进行监管
2001-至今
会计信息化标准建设
2005-至今

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的主要政策如表3所示。

3 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的主要政策

政策名称
工作内容
开始时间
废止时间
《关于在本市国营工业企业中推广会计电算化应用工作的若干规定》
上海市财政局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
1986
1997
《关于国营企业推广应用电子计算机工作中若干财务问题的规定》
使用微型电子计算机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
1987
1997
《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
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要求
1989
有效
《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
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
1990
1994
《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
会计电算化工作管理
1994
2014
《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
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质量
1994
2014
《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
深化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
1994
有效
《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
会计电算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匹配
1995
有效
《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
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工作
1995
2008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明确开展会计电算化单位的规范要求
1996
有效
《关于对申报重新评审会计核算软件加强管理的通知》
申报重新评审会计核算软件的条件和程序
1997
有效
《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
加强外国会计核算软件应用的监督管理
1997
2011
《财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
制定会计软件标准
1998
2004
《关于大力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指导意见》
明确国家重点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2002
有效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
WTO的条款以及我国的经贸法规和政策
2002
有效
《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规范》
明确会计核算软件的标准化
2004
有效
《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规范》
明确会计核算软件规范化
2005
有效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明确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从业人员考试内容
2005
2013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范》
推动会计信息化职业教育
2006
2013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明确国家信息化发展方向
2006
有效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明确会计信息化的工作方向
2009
有效
《关于发布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通知》
规范编制XBRL财务报告
2010
2015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实施若干事项的通知》
实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
2011
有效
《关于继续做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实施工作的通知》
进一步明确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
2012
2016
《关于开展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符合性测试工作的通知》
明确会计标准化工作
2012
有效
《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编报规则》
保证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一致实施
2013
2016
《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
明确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
2013
有效
《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加快会计职能转变
2014
有效
《关于发布2015版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通知》
确保采用XBRL编报财务报告的质量
2015
有效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加强会计档案管理
2015
有效
《会计改革与发展 “十三五”规划纲要》
关注技术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2016
有效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机遇
2017
有效
《会计人员管理办法》
明确会计人员专业能力要求
2018
有效

20世纪80年代左右,我国政府以计划经济为主,政府对经济干预性较强,企业是政府部门的附属品,主要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推动会计电算化的起步和发展。财政部和第一机械工业部在1979年对长春一汽的会计软件应用进行试点,政府采用直接拨款500万从原东德采购一台EC-1040计算机的方式进行引导。1983年,国务院成立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引导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上海市财政局在1986年颁布《关于在本市国营工业企业中推广会计电算化应用工作的若干规定》和财政部在1987年颁布《关于国营企业推广应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若干财务问题的规定》,指出了企业自行定点化开发会计核算软件的意见,广州、上海、北京等地的企业根据需求自行开发定点化会计软件。为了避免会计软件行业的无序化发展,1989年财政部颁布《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并在随后几年相继颁布相关政策引导会计软件行业发展,该阶段具有典型的行政管理监督特点。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随之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中文本)的公报,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发展也将遵循WTO规范的监管。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颁布《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规范》,使会计核算软件进入标准化阶段,同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召开XBRL在中国应用与发展研讨会,随后几年财政部相继颁布了《关于发布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通知》、《关于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实施若干事项的通知》、《关于发布2015版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通知》等政策,使我国进入了会计信息化标准建设阶段。

3、知识维度

人才体系

从1982年公开出版第一本高等财经院校教材开始,我国会计电算化教育分别经历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阶段。1994年财政部颁布《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会计从业人员关于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初、中、高三级培训计划。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管理学门类下只设置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两个二级专业,全国大部分院校取消了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招生,但大部分院校仍然有会计电算化方向。2004年,为了培养会计人才同时具有理论与实务的知识,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为了迎接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工作的冲击,财政部2009年提出未来将全力打造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的主要人才体系如表4所示。

表4 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的人才体系

阶段时间
阶段事件与证据
1982
我国公开出版的第一本高等财经院校试用教材:《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
1984
财政部科学研究所从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中招收会计电算化方向的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开始陆续招收会计电算化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1984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部科研所研究生部等大专院校开始与企业合作开发国产会计软件;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探讨。
1989
财政部组织并通过了我国第一个商品化会计软件;会计信息化专业方向人才教育与培训提供了学习、研究的实体。
1991
财政部会计司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先锋集团公司合作;《会计电算化实用技术》电视讲座,首次面向全社会宣传普及会计电算化知识。
1993
一部分高等院校开始陆续将会计电算化专业正式列入本科招生目录。
1994
财政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初、中、高三级培训计划。
1995
财政部《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对会计人员进行电算化培训,制定培训目标和要求,并纳入对单位和会计人员的考核指标。
1996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会计学会计电算化方向博士点;杨周南教授成为我国会计信息化专业方向的第一个博士生导师。
1998
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只有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两个二级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或方向招生的院校大部分于1999年停止。
2004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 )是经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一种专业学位;北京、上海、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分别与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按联合培养方式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
2009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力争通过5~10年左右的努力,全力打造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
2011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重视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与技能,提高利用信息技术从事会计审计等工作的能力。
2018
财政部《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公需科目包括技术信息等基本知识,专业科目包括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掌握的会计信息化等专业知识。

理论体系

在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中,也产生了许多理论热点,这些主要的理论热点如表5所示(孙玉甫和刘梅玲,2017;毛元青和刘梅玲,2015;刘勤等,2014;陈宋生等,2013;吴沁红,2012,2011,2010,2009,2006,2005)。

表5 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的理论热点

阶段时间
阶段事件与证据
1981
首次提出会计电算化。
1987
首次成立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学术团体。
1988
实现会计软件通用化;首届会计电算化学术研讨会。
1996
财务会计软件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第二届全国会计电算化会议。
2000
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企业基础管理;首届企业管理信息化研讨会。
2002
促进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第一届会计信息化年会。
2003
会计信息化将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赋予新的内涵。
2004
会计电算化高等教育体系。
2005
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和体系结构。
2006
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与应用;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与XBRL。
2007
新准则与会计信息化;XBRL研究组织与应用标准。
2008
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信息化标准体系与XBRL应用。
2009
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与应用;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与XBRL应用研究。
2010
会计信息化应用及实施;内部控制与IT风险管理;XBRL应用研究。
2011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与XBRL;内部控制与IT风险会计信息化应用实施。
2012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与XBRL;内部控制与IT风险;会计信息化应用案例。
2013
XBRL分类标准;ERP与IT治理;云计算与大数据对会计信息化影响。
2014
XBRL分类标准;内控信息化;云会计与云审计;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对会计影响。
2015
“互联网+”管理会计信息化;云会计;财务共享建设;XBRL分类标准。
2016
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应用;财务共享;电子发票与电子档案。
2017
智能化与会计学科交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信息化;XBRL与业财融合。
2018
大数据与智能化在会计应用;区块链与分布式账本的应用;财务共享的最新发展。

现代会计的发展从宏观角度包含技术会计和科学会计。技术会计在不断完善会计理论、会计方法的基础之上,更关键是借助信息技术为现代会计发展提供服务。科学会计是寻求会计学科的传统理论与新兴理论,并能指引会计实务的发展(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2009)。
技术会计对会计实务带来冲击的同时,也赋予会计理论新的内容。会计的本质是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确认和计量,进一步影响财务报告的生产(谢志华,2003)。会计信息化是实现会计本质的一种功能需求,可以帮助企业完成会计确认和计量。利益相关者理论要求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获取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赵晶和王明,2016)。信息需求是会计信息化存在的前提,企业经济活动的各种数据通过会计信息系统输出信息,利益相关者结合不同的需求决定会计信息的供给(魏明海,2005)。会计主体假设强调提供特定服务的组织是会计主体,信息化环境下扩大会计主体的范围,会计工作在重新认识会计主体的同时,也让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和目标(戴军,1999)。持续经营假说认为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可以持久延续,而在信息化时代,各种新型会计主体的产生、发展、消失变的难于判断,网络化使交易事项行为与持续经营假说相悖,需要从市场时间的角度拓展到市场空间的范围来确定会计主体的经营连续性(葛家澍和杜兴强,2009)。企业衡量资源价值借助货币计量,信息化环境下出现各种不同的货币计量形式,本质上仍然是价值表现形式。然而,信息化环境下非经济信息不能很好地使用货币计量,会计工作重点考虑非货币化因素的处理方式(吴春雷和张新民,2017)。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也将进一步影响会计实务。会计人员借助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刘岳华等,2013),企业管理层也可以通过系统监管财务状况,企业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需要一种新的财务组织架构以应对(何瑛,2013)。传统的会计人员主要从事核算工作,而现代技术使会计人员从繁杂、低附加值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事管理会计等高附加值工作(Appelbaum等,2017)。会计信息化使会计核算方法更加科学和合理,提高核算主体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决策提供合理的依据(Baldwin和Williams,1999)。

信息技术

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的信息技术通过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借助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年会提出的具有当时特点的信息技术,例如2005年至2015年年会均提出XBRL,如图2所示(孙玉甫和刘梅玲,2017;毛元青和刘梅玲,2015;刘勤等,2014;王跃堂等,2004);第二,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主办的2017年和2018年影响中国会计从业人员十大信息技术的评选活动,提出近两年对会计从业人员影响较大的信息技术,如图3所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等,2017;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等,2018)。

(影响会计从业人员十大信息技术)

图2和图3中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化影响包含两个关键时间节点:一是为该信息技术影响的开始时间,另一个为该信息技术影响发生较大波动的转折点(图2和图3中转折点用时间注明),通过表6解释图2和图3中信息技术曲线的走势情况。

表6 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信息技术关键时间节点与证据

信息技术
时间节点(年)
关键时间节点证据
互联网
1994
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
1999
用友率先提出网络财务概念,随后用友和金蝶推出了网络会计产品。

远程通讯
1987
我国电信行业 1G 时代,首个蜂窝移动电话交换局在广州开通。
1994
我国进入 2G 时代,广东省开通第一个GSM数字移动电话网。

2008
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分别发放不同标准的 3G 移动牌照。

2014
工信部向三家运营商发放我国自主研发标准的 4G 牌照。

物联网
1999
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了RFID技术的物联网。
2005
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物联网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

2009
提出“感知中国”,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

XBRL
1998
查尔斯·霍夫曼提出了XBRL的原型方案。
2008
XBRL中国区组织成立,标志着我国正在积极制定行业分类标准。

电子计算机
1977
清华大学等单位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微型电脑DJS050。
1980
我国不少单位开始采用Z80,X86和M6800芯片研制微机。

1995
联想第100万台电脑下线,击败国外品牌机,稳居国内市场第一名。

局域网
1980
DEC、Intel和Xerox公布局域网1.0版: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规范。
1994
局域网技术走向互联和高速,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

财务云
2007
Google与IBM分别首次推出云计算平台。
2010
用友发布《用友云战略白皮书》,随后金蝶、MYOB、浪潮也发布云。

大数据
2011
麦肯锡发布了大数据报告,正式定义了大数据的概念。
2015
我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成立,并举行大数据峰会。

电子发票
2011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中国电子发票蓝皮书》。
2016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推行电子发票”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

云计算
2006
Google在搜索引擎大会提出云计算概念。
2009
中国首个企业云计算平台诞生(中化企业云计算平台)。

人工智能
1980
卡内基梅隆大学设计XCON的专家系统,是一套具有完整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计算机智能系统。
1987
苹果和IBM的台式机性能超过了通用计算机,专家系统风光不再。

1997
借助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IBM“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2011
IBM年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沃森”(Watson),借助深度学习技术,使人工智能快速发展。

移动支付
1999
中国移动与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在广东等省市进行移动支付业务试点。
2011
央行下发第三方支付牌照,银联、支付宝、银联商务、财付通、快钱等获得许可证。

数据挖掘
1995
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国际学术会议提出数据挖掘。
2001
Gartner和麻省理工学院都将数据挖掘列为未来关键技术。

移动互联
20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移动梦网计划实施。
2009
我国正式进入第三代移动通信时代。

电子档案
1999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解释了电子会计档案的保管。
2015
修订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确定了电子会计档案的法律效力。

区块链
2009
比特币系统开始运行。
2011
比特币官方有正式记载的第一个版本:0.3.21 发布。

在线审计
1999
财政部颁布《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
2012
审计署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34号发布信息系统审计指南。

信息安全
1995
以通信保密和依照TCSEC的信息安全。
2000
《银行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规范》为我国信息化安全建设奠定了基础。

实践维度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市场上主要是基于DOS平台的核算型单机软件,并以企业的定制化会计软件为主。1988年,市场出现了商品化会计软件产品,主要侧重于会计核算。从1996年开始,我国企业由会计核算型软件向管理型软件迈进,ERP成为市场的主导。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基于WEB技术的ERP网络财务软件开始出现。随着经济全球化,2005年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开始在集团企业应用。2008年,我国开始迈入会计信息化标准建设阶段,大量XBRL的产品得到快速应用。随着“大智移云”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开始应用财务云、智能决策系统、RPA等产品。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的主要产品应用如表7所示(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2009;孙玉甫和刘梅玲,2017;毛元青和刘梅玲,2015;刘勤等,2014;陈宋生等,2013)。

阶段名称
时间节点(年)
阶段产品应用
会计电算化
1979
电子计算机会计核算
1980s
基于DOS平台的核算型单机用户软件

1988
通用化、商品化财务软件

1990
基于DOS平台的财务软件

1992
DOS平台下基于局域网的网络版财务软件

1995
基于Windows平台的财务软件

1996
基于DOS平台的管理型财务软件

会计信息化
1998
ERP软件:从财务软件向管理软件转型
1999
基于大型数据库的企业级财务软件

2000
基于B/S结构和WEB技术的企业管理软件

2002
ERP-网络分销-移动电子商务系统

2004
ERPⅡ

2005
财务共享服务

2006
XBRL相关产品

2007
管理会计信息化平台

2008
基于SOA架构的企业管理软件

2010
企业管理决策解决方案

2011
财务决策支持系统

2012
企业云应用平台

2013
财务云

2015
企业互联网管理平台

会计智能化
2016
机器流程自动化(RPA0政部额和)
2017
智能财务共享

2018
智能化管理平台

多维度逻辑关系

本研究以时间维度为主线,根据不同时间节点,回顾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的政策维度、知识维度与实践维度,四个维度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政策维对其它维的影响。
即每一个时间节点颁布的政策都会影响实践维度的产品应用,如1989年财政部颁布《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之后,市场上出现了商品化会计软件;政策维度会影响知识维度的人才体系发展,如1994年财政部颁布《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提出了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初级、中级、高级培训计划;政策维度也会影响信息技术在产品中的使用,如财政部颁布《关于发布2015版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通知》,遵循该政策规定的XBRL产品随后出现。

第二,知识维对其它维的影响。
即每一个时间段出现的信息技术等知识维度都会制约实践维度的产品功能,如人工智能技术使会计信息化市场出现RPA和智能财务系统等产品;这些知识维度也会加速相关政策的落地,如2008年XBRL中国区组织成立,市场上相关XBRL技术也已成熟,财政部于2011年颁布《关于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实施若干标准实施工作的通知》;同时这些知识维度也会影响人才体系的培养内容,如随着“大智移云”技术应用场景的不断落地,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建议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增加云会计与智能财务共享、机器学习与财务智能、大数据挖掘与商业智能等课程。

第三,实践维对其它维的影响
即每一个时间段发布的实践维度产品会促进相关政策的修订,如2013年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提出有条件的企业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而我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截止2013年已经有8年的发展历程;实践维度也会促使人才体系内容的重新制定,如2000年左右ERP进入我国市场,随后会计学本科专业也开始设置ERP实训课程。

第四,实践维度的产品应用与知识维度的理论热点具有螺旋式关系。
即部分会计信息化产品的应用会影响理论热点的产生,如2010年用友发布《用友云战略白皮书》,随后金蝶和浪潮、以及国外的MYOB也发布财务云产品,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年会从2013年开始将财务云作为理论热点;部分会计信息化理论热点也将会影响相关产品的应用,如人工智能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专家系统开始,始终作为理论热点存在,而中国各家厂商推出各种智能财务方案,是从2016年德勤和Kira Systems宣布将人工智能引入会计、税务、审计等工作开始的。
评述及展望
1、评述
通过对中国会计信息化4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尽管最近几年新技术处于快速发展之中,新的理论观点与实践应用不断涌现,但就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的整体研究而言,难有权威且系统性的解释。基于此,本文借助于“四维映射”模型,以时间维度为主线将政策维度、知识维度和实践维度整合成不可分割的体系。按照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狭义)、会计智能化的时间维度,以40年间提供的主要政策为背景,对人才体系、理论体系、信息技术等知识维度所经历的时间节点和关键事件证据进行梳理,同时分析所经历的市场,以及相对应的关键产品及其应用。本文希望以此方式可以较为全面、系统地回顾和展示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脉络。
2、展望
40年的发展为我国会计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后续的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了机遇。随着新政策的持续推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人才体系的逐步健全以及财务流程的纵深融合、财务边界的不断扩大、管理决策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会计信息化事业将在理论体系、技术趋势、企业应用、市场产品等方面得到持续的推进。

1.会计信息化的理论体系

会计理论以提高经济效率为主要目标,将约定的概念通过对经济管理活动的归纳、总结而形成体系。然而在会计信息化领域,无论从“老三论”到“新三论”,还是到TMAIM理论(刘梅玲和杨周南,2016),理论探讨尽管一直在持续,但终究没有形成被业界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面向未来,(1)会计信息化理论的发展将会呈现接轨于传统会计理论、依赖于信息系统处理过程、贴近于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特点;(2)研究内容可能包括且不限于财务决策支持系统,智能财务系统,XBRL和网络财务报告,信息系统审计,信息技术治理、风险及评价,伦理和隐私,会计信息可视化等内容。

2.会计信息化的技术趋势

现代技术的发展轨迹,预示着未来技术正朝着不可预期的方向发展,并对会计产生深远影响。在众多技术中,大(数据)智(能技术)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技术的影响将不断凸现。
(1)随着会计智能化发展的深入,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理解、知识图谱、专家系统等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会趋于成熟;
(2)财务共享的发展则将更加依赖RPA、电子发票、电子档案、移动计算、图像识别、财务云、5G通讯、大数据分析、商务智能等技术;
(3)区块链和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大批成熟应用场景的出现,将会伴随着新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出现,引发企业决策模式、管理运营模式、生产经营模式、服务创新模式和数据分析模式等方面的变革。

3.会计信息化的企业应用

传统会计信息化可以帮助企业解决采购销售、会计核算、管理会计、决策支持等会计工作,未来会计信息化将引领会计工作向纵横延伸:
(1)财务会计将与管理会计更加融合。借助于商业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使财务工作的重点向大会计融合的方向发展。
(2)财务会计将与业务活动深度一体化。财务会计的工作源于业务活动,借助信息技术,使企业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会计信息系统将打破组织的边界,与外部系统实现有机集成。不仅会实现与税务、财政、金融系统的集成,还会实现与上下游企业、战略伙伴等机构信息系统的集成。
(4)会计信息的呈现方式将向频道化、个性化、实时化、可视化等方向发展。这将使会计信息用于加强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和帮助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彰显。

4.会计信息化的市场产品

传统的会计信息化市场产品主要以中小规模的财务软件或者ERP系统为主,当前的市场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鉴于财务工作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未来会计信息化市场产品将呈现以下趋势:
(1)跨组织边界、融合了会计信息处理核心功能的企业供需链管理系统,体现人工智能先进算法的RPA以及新型的智能财务系统,包含预算和绩效管理等功能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融业务活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为一体的财务共享服务系统等产品将成为市场的主流。
(2)将金税系统与企业风险管控系统有机集成的、将财务大数据与商业智能有机结合的、将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有机融合的新型会计信息系统将会陆续出现和不断优化。
(3)在互联网环境下,能帮助企业提供所需的洞察、完善业务模式、创造竞争机会并打造敏捷财务团队的新一代财务云产品也将会出现。

主要参考文献
杜传忠,胡俊,陈维宣.2018.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模型与对策.经济纵横,4:41~47+2
何瑛.2013.基于云计算的企业集团财务流程再造的路径与方向.管理世界,4:182~183
何瑛,周访.2013.我国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关键因素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10:59~66
李端生,续慧泓.2004.论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报告模式.会计研究,1:62~66
刘梅玲,杨周南.2016.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学研究.会计研究,9:3~10
刘勤,常叶青,刘梅玲,吕洪雁.2014.大智移云时代的会计信息化改革——第十三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学术年会主要观点综述.会计研究,12:89~91
刘勤,杨寅.2018.智能财务的体系架构、实现路径和应用趋势探讨.管理会计研究,1:84~90
刘玉廷.2009.论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战略.会计研究,6:3~10
刘岳华、魏蓉、杨仁良、张根红、李圣、肖力.2013.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与财务管理职能转型——基于江苏省电力公司的调研分析.会计研究,10:51~58+97
毛元青,刘梅玲.2015.“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探讨——第十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学术年会主要观点综述.会计研究,11:90~92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元年科技,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2017.2017年影响中国会计从业人员的十大信息技术评选报告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上海财经大学,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元年科技.2018.2018年影响中国会计从业人员的十大信息技术评选报告
孙玉甫,刘梅玲.2017.“互联网+”时代的技术运用与会计转型升级——第十五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学术年会主要观点综述.会计研究,2:90~92
唐清亮.1986.深入进行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研究.会计研究,4:50~54
王景新.1994.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与回顾.会计研究,6:53~56
王跃堂,毛旦霞,罗慧.2004.会计的核心竞争力:信息技术与挑战与展望.会计研究,1:65~68
吴东辉.1998.信息技术发展与企业的实时报告系统.会计研究,6:11~14
杨纪琬.1985.开发人才,开发智力,尽早实现我国会计电算化.会计研究,4:20~25
应唯,王丁,黄敏,王颖.2013.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的架构模型研究.会计研究,8:3~9+96
张瑞君,陈虎,张永冀.2010.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再造关键因素研究.会计研究,7:57~64+96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2009.辉煌历程——中国会计信息化30年.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Appelbaum,D.,A.Kogan,M.Vasarhelyi,Z.K.Yan.2017.Impact of Business Analytics and Enterprise Systems on Managerial Account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25(C):29~44
Baldwin,A.A.,S.L.M.Williams.1999.The Future of Intelligent InterneAgents in European Financial Reporting.The 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8(2):303~319
Fahy,M.2005.The Financial Future.Financial Management,21(5):210~219
Hall,A.D.1969.Three-dimensional Morphology of Systems Engineering.Transactions on Systems Science and Cybernetics,5(2):156~160
文章转载: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表7 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实践维度的主要产品应用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课程介绍 价格 购买
特色班

班次特色
含普通班全部课程+服务。同时开通模拟考试题库,题库以考试大纲为主导,准确把握考试重点、难点与考点,教授答题思路与方法,剖析历届考试失分规律,指明考试中“陷阱”、“雷区”和“误区”所在。帮助考生减少答题失误,助学员高分过关。
课程组成
基础学习班+习题精讲班+考前冲刺班+模拟考试系统+在线答疑+电子版教材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购买
课程班次 课程介绍 价格 购买
精品班

班次特色
含特色班全部课程+服务,同时为开通精品班的学员配备相应的直拨咨询号码,专人答疑,建立完善的学员信息库,及时回访跟踪,了解学员学习情况,督促学习,提高学员学习效率。
课程组成
基础学习班+习题精讲班+考前冲刺班+模拟考试系统+在线答疑+电子版教材+ 赠送会计基础财经法规课程、题库+会计实务课程+当前不过,下期免费学

480元/一门
960元/两门
购买
课程班次 课程介绍 价格 购买
实验班

班次特色
含精品班全部课程+服务,实验班学员享受班主任制教学制度,并签署协议,当期考试不通过退还该课程学费(必须参加当期考试)。选报实验班课程的学员,还将免费获赠上期考试同科目下其他所有名师主讲的课程!
课程组成
基础学习班+习题精讲班+考前冲刺班+模拟考试系统+在线答疑+电子版教材+ 赠送会计基础财经法规课程、题库+会计实务课程+考试不通过,学费全额退

1000元/一门
2000元/两门
购买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网络课程涵盖(36学时):

一、《管理会计概论》

二、《管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三、《预算实务》
含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与分析

四、《成本管理》
含成本控制方法、成本责任、标准成本系统、作业成本分配等

新增实操课程(30学时):

1、《预算实操》

2、《成本实操》

更新时间2024-07-31 09:56:44【至顶部↑】
江南财子®  联系我们 | 邮件: | 客服热线电话:4008816886 | 

付款方式留言簿投诉中心网站纠错二维码手机版

电话:
付款方式   |   给我留言   |   我要纠错   |   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