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财政支出“提速”为经济发展“加分”
【导语】一季度山西省财政支出进度明显加快,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近12%,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为全省稳定经济增长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一季度山西省财政支出进度明显加快,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近12%,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为全省稳定经济增长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在全省经济持续下行,财政收入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全省财政支出一季度的增速却让人眼前一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6亿元,增长11.8%。在实体经济遭遇资金匮乏、发展受阻、急需扶持的大背景下,这样的财政数字以往是无法想象的。这一数字表明,我省财政支出进度明显“提速”,为全省稳定经济增长、改善民生提供了强力支持。
以往“人等钱”,如今“钱找人”。财政资金是怎样加速“流动”起来的?一笔笔财政资金是如何像水一样快速经过多个环节,流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所需领域发挥效益的?
见微知著。有这样一组镜头,记录了省财政厅在全面深入学习贯彻新预算法的过程中,深刻改革,倒逼体制,进一步改进预算管理,管好用好有限财政资源,最终惠及民生。
【镜头1】 预算下达“提速”,首次明确时限
初夏的李家山村,空旷寂寥。一个个院落、窑洞基本废弃,只留下几个故土难离的老年人依然坚守。这个灵石县两渡镇的村子,是采煤沉陷区,窑洞裂缝、地下水流失,已不适宜居住,村里的青壮年早已下山打工或投亲靠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朝阳小区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几栋白色的六层楼房主体已经建成,今年,移民下来的1600余户农民就能入住。金朝阳小区是李家山村和其余15个村的移民小区,“中央、省市县的财政资金早早就到位了。”两渡镇书记李文亮说,与以往别的采煤沉陷区移民搬迁进度相比,今年的财政拨款特别早,到位资金占总资金额的60%,一改以前地方和农民积极,上级资金迟迟到不了位的局面。
两渡镇采煤沉陷区治理的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得益于新《预算法》的实施和省委、省政府“六权治本”的落实。省财政厅加快预算下达和支出进度,使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明显加快,尤其是民生支出有了保障。
预算下达是财政支出的第一道环节。在“2015年待分配项目下达时限明细表”上,记者看到详细的下达时限,有的甚至明确到日。
“明确预算下达时限,这在以前是从没有过的。”省财政厅预算处王娅萍告诉记者,省财政厅专门下文,对中央、省级等预算下达流程中的各环节时限首次明确。各级收到上级转移支付后30日内下达,本级安排的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分别在预算批准后30日和60日内下达。省财政厅批复预算也提早了,在省人大批准省级预算后11日内将预算批复省直各部门,较往年提前了19天,比《预算法》规定的20日时限提早了9天,延长了预算实际执行时间。
“预算下达提速,预算编制细化功不可没。什么时间花什么钱,有计划的做预算,否则拿到钱也不知该怎么花,影响进度。”王娅萍说,项目支出划分为本级支出和补助市县支出,本级支出细化到具体实施单位,减少执行中的再分配。严格控制预算追加,省本级预算执行中,部门追加预算必须报经省政府批准,减少了预算的中期追加调整,节省了时间。对预算下达的刚性要求,克服了预算执行环节中的随意性,使资金下达明显加快。
【镜头2】 专项资金管理引入因素法,倒逼机制加速资金流动
5月29日,祁县来远镇外的大山里,东山供水工程十一标施工现场一派忙碌,出渣小火车载着管片驶入9号隧洞。看着热火朝天的场面,省东山供水工程建设管理局总会计师宋秀坤倍感轻松,今年的财政拨款非常及时,一个亿的资金早在2月就已到位,如今工程进展十分顺利。
大水网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旨在建设纵贯南北、横跨东西的“两纵十横”工程体系,建成后输水渠道总长3800多公里,覆盖11个中心城市92个县,将使全省地表水总供水量提升近50%,七成土地、八成人口受益。东山供水工程是“两纵十横”中的一横,建成后可以“调五库之水,解五县之渴”。
“过去1月份才做计划,现在竟然2月份就拿到钱,史无前例。”宋秀坤告诉记者,往年的资金大盘计划都是“两会”后才下达,省里切块下到水利厅,水利厅拨给建设管理局,再给施工单位拨付,中间环节较多,等到了项目上最早也是6月份。
像东山供水工程这样,提早拿到财政资金、顺利实施的民生项目还有很多,这全都得益于专项资金的下达提速。
与一般性支出相比,由于专项资金涉及到具体项目,审核环节多,程序复杂,支出相对较慢。对此,省财政厅专项整治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问题,对于不能按时报送分配计划的部门,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采取因素法切块分配到市县。“这就形成一种倒逼手段,把以往的坐等项目上报,变为财政主动给钱,减少审批,资金流动自然加快。”省财政厅预算处宋俊说。
今年以来,省农口以“因素法”或“任务加切块分配”的专项资金已达11个,占到了专项资金预算个数的70%。因素法的实行,使专项资金审批权下沉,从而使过去水利、扶贫和农业等部门资金进度相对较慢的局面大为改观。
数据显示,一季度省级专项资金下达预算56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近120亿元。其中下达市县预算21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近95亿元;对地市调度资金147亿元,高于上年同期56亿元。
【镜头3】 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直接支付起付标准升至200万元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只有让财政资金“流动”起来,才能减少资金沉淀,尽快形成政府支出,用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预算指标下达后,下一个环节就是资金从国库的支付。
为实现预算下达后财政资金在国库支付环节及时拨付,今年省财政厅在国库支付环节重点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二是提高财政直接支付起付标准。
“今年预算指标下达后,资金使用单位只需通过网上提供相关申请和资料,无需再报送相关纸质文件。”财政厅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朱彤介绍,支付实行电子化管理,预算指标下达后,一般情况下,一天就可以将资金支付出去,比以往加快2天-3天。
同时,省财政厅将单笔基本建设支出和其他资本性支出起付点由5万元提高到200万元,将单笔商品和服务支出、企业事业单位补助、债务本息支出和其他支出起付点由5万元提高到50万元。标准提高后,财政部门的审批环节减少,资金使用部门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灵活掌握支出进度,进一步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业主资金的拨付到位与否,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进度。”省水利建筑工程局副局长、东山供水工程施工十一标项目经理钟瑞喜表示,今年财政制度的改革,让项目干起活来没有后顾之忧,“作为施工单位,我们全力以赴完任务,业主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对如期完工功不可没。”手里有钱腰杆硬,现在该工程添置了世界最先进的美国罗宾斯公司TBM硬岩掘进机,施工效率与日俱增。
今年是新预算法正式实施的一年。面对财政支出需求结构、平衡方式发生的显著变化,省财政厅正在创新财政支出管理方式,以期打好资金保障组合拳,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抓好重大民生工程和建设项目的谋划实施。
“财政资金的使用,事关国计民生,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政府的良心。我们既要确保改革任务落实到位,又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在社保、就业、教育等领域主动花钱买机制。”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贯彻新预算法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中央出台政策,使山西有了既仰望天空、又脚踏实地的依靠。
不可否认,贯彻好新预算法,建成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任重道远。不管怎样,山西正努力前行。